您好,欢迎访问爱游戏网站,致力于开发设计、生产模压硅橡胶件为主的加工型以及生产加工各种行业的硅橡胶零配件!0760-88400758新闻资讯

桂林轮胎厂从桂林工业的“觉醒年代”走来

时间: 2024-08-19 11:30:15 作者: 爱游戏app网页登录入口官网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三线建设”这个词是陌生的。但在它的背后,却有着一段热火朝天的奋斗历史。

  上世纪60年代,国际局势日趋紧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主席做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战略,历时15年左右,国家共投入2052亿资金和近千万人力,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各省腹地,建设起了2000多个大中型企业、科研和基础设施。

  上世纪60年代中叶,桂林被划为“小三线”地区,中央和地方在此投资新建了一批骨干企业。桂林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工业“觉醒年代”,并创造了第一次辉煌。

  如果不是因为“三线建设”的特别的条件,也许为人熟知的桂林轮胎厂,会位于今天桂林市南郊的铜鼓山一带。1965年8月,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布局,桂林轮胎厂选定铜鼓山为厂址并破土动工。历时半年多,办公楼和部分生活区建设完成。然而,不久后,这次仓促的选址,引发了上级有关领导的质疑。领导在实地检查后认为,该工厂离火车南站才几公里,不符合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战备要求。

  1966年5月,桂林轮胎厂决定搬迁到离市区12公里的雷劈山下。新厂址三面环山,荒无人烟,野草丛生,时有乱石崩落,这正是备战的理想场所。此处还有一个可容纳2500人的山洞,若是真的开战,工人们可以将轮胎藏于洞中。

  当年9月,雷劈山下,破土施工。沸腾的工地上,200多名拓荒者们并肩作战,放炮开山,平整地基,修路架桥,打井取水,铺设水管,砌砖建房……

  当时,解放桥作为漓江上的唯一通道却正在维修,临时搭建的浮桥根本承受不起10多吨重的橡胶设备。怎么办?创业者们展开头脑风暴,急中生智,决定利用冬季枯水期漓江水少的自然条件,用“汽车前面拉,人在后面推”的办法,在漓江河床上拉渡巨型设备。

  “人心齐,泰山移”。人们在寒冷的江水里拧成一股绳,硬是把一台巨型设备从漓江西岸沿着河床拉过东岸。“设备过河”的壮观场面,让围观的群众赞不绝口。而这,也成就了当年漓江上的一段佳话。

  “山水”、“象鼻山”、“花桥”、“雷劈山”还是“火炬”?经过日夜反复推敲,最后他们都以为这五个待选方案中,“火炬”比较切合实际并具有革命意义。大家一致讨论通过后,将方案呈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石化厅以及当时的燃化部,并获得批准同意。从此,桂林轮胎厂生产的轮胎产品一律冠以“火炬”牌商标。

  1969年初,经过近3年的艰苦奋斗,桂林轮胎厂2.06万平方米生产厂房、8900平方米生活设施建设完成。上级从黑龙江华林橡胶厂、南宁化工厂等单位调来了一批技术管理骨干,加上一批从上海技术培养和训练归来的转业,桂林轮胎厂拥有了最早的技术力量,具备了试制生产轮胎的基本条件。

  新厂建有炼压、成型、硫化、内胎、机修、动力等6个车间,定员计划招900人。学校、县城、农村,都是桂林轮胎厂招工的主要来处。

  1969年,时年17岁的莫润五,从桂林四中毕业,与30多个同学一同被招入桂林轮胎厂。从此,他们将自己的青春献予“火炬”,在“三线”岁月里纵情燃烧。

  “你比我好,我要比你还好!”在莫润五的记忆里,那时的工友们个个能吃苦,人人都奋进。

  刚进厂的时候,莫润五被分配在内胎车间,成为一名内胎接头工,住在四人一间的集体宿舍。莫润五学习能力强,工作中从来不出质量上的问题,常常受到技术指导员的夸赞。没用多久时间,她便升级成了“师父”,开始带徒弟。

  在这种“传帮带”的氛围下,师傅带徒弟,徒弟出师又带新徒弟,使得桂林轮胎厂的生产力得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1969年4月,经过干部工人的合力攻关,桂林轮胎厂试制成功了广西第一条轮胎7.50-20斜交外胎,填补了广西工业史上一块空白。1970年,桂林轮胎厂全厂正式投产,全年提前65天超额完成了9.2万套轮胎、总产值2100万元的任务。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轮胎产量是上去了,但质量竟然达不到国家标准。这在当时人人追求“我要比你还好”的“桂轮人”眼中是不可容忍的。

  1972年,该厂把“质量第一”作为组织公司制作的方针,狠抓产品质量。在当年的全国28个企业的轮胎里程行驶试制评比中,桂林轮胎厂名列第七名。回顾整个20世纪70年代,桂林轮胎厂的轮胎质量指标每年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

  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加上“三线厂”的特殊光环,桂林轮胎厂从诞生那天起,就是时代的“宠儿”。

  建厂初期,国家就将原计划援助缅甸的制造轮胎成套设备调拨给桂林轮胎厂,并投资1000万元。1970年,因国防军工需要,国家又拨款145万元,在桂林轮胎厂筹建一个年产航空轮胎4万套的军工车间(代号为707车间)。1973年3月,707车间正式投产。1975年,国家再投资827万元,在桂林轮胎厂扩建了年产10万套大型农用轮胎的生产线。至此,桂林轮胎厂已形成年产30万套轮胎生产能力,成为全国重点轮胎生产企业之一。

  那时,国营大厂很像各自独立的“王国”,拥有食堂、电影院、医院、澡堂、宿舍、学校甚至娱乐运动场所等完善的配套设施,几乎能满足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基本需求。优厚的生活待遇,让桂林轮胎厂的每个员工都兢兢业业,以为国家做贡献为荣。时至今日,工厂入口处“爱岗敬业,以厂为家”的标语依然醒目。可在当时的职工心中,那更是内心的真实写照。

  莫润五记得,自己刚进厂时一个月工资19块钱。由于轮胎厂属于“轻工里的重工”,能够轻松的享受优待政策,他们每月工资都比其他许多工厂的工人多拿1块钱。在今天看来,1块钱也许少得可怜。但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人一个月只需7块钱就足够生活与零用,一个手掌大小的肉饼只要8分钱。多1块钱是什么概念?换句话说,莫润五每月能比别人多吃12.5个肉饼。面临着物资匮乏,这种“肉饼自由”弥足珍贵。

  另外,作为化工企业的工人,职工们每天还有一毛五到三毛钱的“保健费”补助。如果生产不出质量上的问题,每个月还能再拿3块钱奖金。由于工厂远离市区,工人们每天早晚都有多趟厂属专车接送。

  跟莫润五一样,黄源生也是1969年进厂,但他来自南宁市龙州县。“当时刚读完书,在家务农,农活没干几天就被选招进厂了。”黄源生记得,轮胎厂去招人的时候,自己才18岁,是与其他几十号人一同被选上的。大家就像参军一样,跳上车就走了,家都没回一趟。

  “800块!”1979年春节前夕,时年29岁的黄源生拿到了他进轮胎厂以来最高的一次年终奖。他记得,夫妻俩拿着钱直奔花桥旁的一家百货商店,选购了一张红色地毯。“那时候女儿刚出生,给她在地毯上面爬不容易受伤。”黄源生说。

  那一年,放眼整个桂林,还没有几个单位能发得出年终奖。据资料统计,当时广西全民所有制单位各行业职工的年均收入也只是600元左右。桂林轮胎厂的年终奖,一下子刷新了桂林人民对收入的认知。

  在那个桂林工业大发展的“觉醒年代”,桂林轮胎厂于“众神”之中犹如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哪吒三太子,受万千宠爱,肆意闯荡,一路凯歌。

  1984年,厂里又投资1619万元,新建一条年产2.5万条工程机械轮胎生产线。当年,该厂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随着我国露天采矿的发展,自卸车需求增加,与之配套的巨型轮胎需求也在增加。1987年,桂林轮胎厂被国家列入巨型轮胎科技攻关厂家之一。

  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并吸取国外经验,桂林轮胎厂于1988年3月试制成功了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的“火炬”牌36.00-51-58PR无内胎巨型工程机械轮胎。这种巨胎外径3.2米,重量2.8吨,之前只有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每条胎价值1.2万美元。在桂林轮胎厂可以生产之前,中国为进口这种巨胎每年要支付1000多万美元外汇。“火炬”巨胎的诞生。为国家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长期资金市场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跨国融资与投资在世界经济中比重慢慢的变大。1993年11月,由桂林轮胎厂、乳胶厂、橡胶制品厂、橡胶厂、橡胶实业总公司等5家企业组成的桂林南方橡胶(集团)公司,拿出轮胎厂部份资产与香港盛毅置业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中外合资企业并在加拿大“借壳上市”,成功发行股票1550万股,集资总额达9500万加元。至此,桂林轮胎厂作为中国第一个在加拿大集资、发行股票成功的企业,让五星红旗首次在多伦多证券市场升起。此举,令当地许多华侨万分激动,中国人志气大长。

  1993年,桂林轮胎厂生产总值达5.15亿元,实现利税8064.4万元。而当年利税3412万元的第二名企业,被桂林轮胎厂远远甩在了后面。傲人的成绩,令桂林轮胎厂步入了全国500强企业的行列。

  “你知道吗?那时,桂林任何地方都可以停电,但我们厂一定不可以停。因为轮胎厂哪怕停电一个小时,都是整个城市的损失。”有那么几年,黄源生在厂里变电所上班,肩负着全厂用电正常供给的责任。每每值班,他的神经都不敢放松一分一秒,因为他守护的是整个桂林五分之一的工业产值。

  如果说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属于桂林国营大厂们的“光辉岁月”,那么90年代末至2000年初,他们面临的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尽管不愿意看到,许多国营大厂还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水土不服”,逐渐淹没在改革大潮之中。经历了并入集团、中外合资、企业改制等一系列操作后,桂林轮胎厂并没有“走进新时代”,反而迎来了“至暗时刻”,每个方面都开始走下坡路。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参与当时“三线建设”那一代人为国奉献的真实的写照。跟着时间推移,“厂一代”渐渐老去退休,许多“厂二代”开始子承父业。

  1999年,莫润五的儿子刘淳祯,在全家人的建议下进厂工作,成为一名炼胶工。在他记忆里,当时轮胎厂已不再是曾经令人羡慕的“天堂”,进厂也只为了“有班上”而已。

  炼胶,是全厂最脏、最苦、最累的岗位。一班下来,累不说,还总是弄得满身污黑,洗澡就得用特殊的洗涤剂洗上半个小时才勉强干净些。“炼胶工最大的特点是‘洗不干净的脸’,如果你看见谁脸发黑或者总有‘黑眼圈’,那他基本就是炼胶的。”刘淳祯记得,自己所在的车间刚开始是“四班三运转”,也就是上6天休2天。可日子一天天过下来,他上班的天数在减少,每天洗澡需要消耗的洗涤剂也慢慢变得少。“到2002年,基本一个月就上个2天,慢慢到最后就没事做了。”

  据桂林市年鉴记载,由于诸多坏因影响,自2000年以来,桂林轮胎厂、桂林橡胶厂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还在岗的工人中,许多每个月只能领到200至300元的“保底工资”。至于后来的故事,年鉴也提到:到2004年,“轮胎厂700名合同工劳动合同到期,企业结合自己的真实的情况,坚持政策疏导,深入做好群众工作,较好地处理和解决了‘续签’或‘终止’劳动合同问题。”

  关于桂林轮胎厂的故事虽然告一段落,但它一路走来为桂林橡胶工业打下的基础与传统还在延续。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公开资料显示,经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与桂林市政府批准,2006年1月20日正式重组成立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企业以桂林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桂林橡胶机械厂为代表,逐步收购了桂林轮胎厂、桂林乳胶厂、桂林橡胶制品厂。沉寂近10年的桂林橡胶工业经过重新整合,终于被唤醒。

  2009年,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国化工”)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化工橡胶总公司,与桂林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桂林市投资50亿元以建设年产610万条的轮胎产业基地。原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中国化工橡胶桂林有限公司(下称“中橡桂林公司”,产业基地将落户桂林苏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8年,中国化工橡胶集团公司旗下的桂林倍利轮胎有限公司,与浙江天轮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组建了新桂轮项目筹备组。当年12月6日,广西新桂轮橡胶有限公司正式投入生产。

  2019年,公司生产全钢载重子午线日,广西新桂轮橡胶有限公司克服疫情影响,实现逆势增长,年内100万余条轮胎下线万条的年生产能力,并计划通过投入资金增加设备。目前,新桂轮项目二期正在全力推进,预计建成后将形成200万条的产能规模。

  无论是莫润五还是黄源生,都在原厂坚持到退休,“圆满”了自己的“三线青春”。而刘淳祯离开轮胎厂后,经朋友推荐就职于“桂林广陆数控”,继续为桂林工业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黄源生当年花800块年终奖买的地毯至今保存完好,在上面爬来爬去的小女孩也已长大成人。2009年,她与刘淳祯结婚,如今育有两个孩子,轮胎厂的故事正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让我们继续坚守“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期待桂林橡胶工业的再度辉煌。

HOTLINE

电话: 0760-88400758 欢迎来电咨询

PHONE

联系人:伍先生 13631197968

PHONE

联系人:陈小姐 13411604082

EMAIL

邮箱:2629180973@qq.com